玻璃纤维增强网片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信息导读:
中国玻璃纤维行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1946年“中国玻璃纤维工业社”在上海挂牌,预示着中国玻璃纤维行业正式起步。1956年,国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玻璃纤维工业发展规划。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玻璃纤维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1997年-2003年,产量由18万吨急剧增加至45万吨。21世纪以来,中国玻璃纤维产量逐年增长,2011-2015年,国内玻纤产能已达到全球玻纤总产能的一半以上。行业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例如南通哥班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通辉鑫玻纤制品有限公司等。
磨料磨具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半导体,稀贵金属加工等新兴行业。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兴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精密磨料磨具的需求增长,例如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对磨料磨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玻璃纤维增强网片,属于“六基”高性能低成本耐碱玻璃纤维领域,并属于制造强国的新材料领域内产品。产品通过将拉丝成型的玻璃纤维丝送入浸渍处理池中进行浸渍处理形成玻璃纤维纱,退绕、合股、整经、织造,织成玻璃纤维网布。
玻璃纤维增强网片是一种高性能材料,由玻璃纤维砂轮网布涂覆改性树脂(如酚醛、环氧等)并经过烘干、冲切工艺制成。根据需求,可复合无纺布、黑纸或皱纹纸以增强其性能。网片具备卓越的抗拉强度和抗挠曲性能,能很好地与刚玉、碳化硅、金刚石等多种磨料结合,同时在磨削和切割过程中展现出优异的耐热性。因此,它被广泛用作各类高性能磨料磨具的理想增强基材。
2023年我国砂轮片行业产量27.4万吨,行业需求量21.1万吨;2024年,我国砂轮片行业产量28.1万吨,行业需求量22.3万吨。2023年我国砂轮片行业市场规模为45.4亿元,2024年,我国砂轮片行业市场规模为47.2亿元。玻璃纤维增强网片作为砂轮片中的增强材料,占比达到砂轮片生产成本的12.5%左右。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756万吨,同比增长4.6%,连续两年保持低速增长。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中国玻璃纤维企业正在逐步走出恶性竞争。
2024年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不含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2023年降低0.5%。利润总额约为61亿元,同比下降38.0%。但考虑到2024年全行业已经对部分玻璃纤维纱产品实施多轮小幅恢复性提价,行业整体回暖迹象明显,2024年行业实际主营业务利润已经基本实现阶段性筑底。
2025年2月下旬起,行业多家企业对玻璃纤维细纱及电子布等部分产品启动调价,主因是产品长期低价导致企业亏损,叠加原材料与能源成本上涨。供需层面,行业自2022年无新增产能,供给增量有限;需求端受AI、5G、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拉动,市场逐步回暖。此次涨价标志着玻纤行业结束近三年低谷,进入新周期,但也要考虑涨价后,产能扩张再次造成供需失衡的情况。
2024年1-12月,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累计出口量为202.23万吨,同比上升12.56%;出口金额累计28.08亿美元,同比上升5.37%。出口量居前三位的是玻璃纤维无捻粗纱、长度不超过50毫米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玻璃纤维制化学结合毡。
2024年1-12月,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累计进口量为10.33万吨,同比下降12.31%,进口金额累计为8.96亿美元,同比上升12.85%。
二、行业现状与机遇
